首页 国内军情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军事地理 军事文学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国际军情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图库 军事专题 名人传记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黎巴嫩


国旗

国徽

【国名】 黎巴嫩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Lebanon)。
【面积】 10452平方公里。
【人口】 400万(2000年)。绝大多数为阿拉伯人。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法语、英语。居民54%信奉伊斯兰教,主要是什叶派、逊尼派和德鲁兹派;46%信奉基督教,主要有马龙派、希腊东正教、罗马天主教和亚美尼亚东正教等。
【首都】 贝鲁特(Beirut),人口约150万(1998年),七月平均最高气温32C ,1月平均最低气温11C 。
【国家元首】 总统:埃米勒·拉胡德(Emile LAHOUD),1998年11月24日就任。
【重要节日】 独立日 11月22日
【简况】位于亚洲西南部地中海东岸。东、北部邻叙利亚,南界巴勒斯坦、以色列,西濒地中海。海岸线长220公里。沿海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
公元前2000年为腓尼基的一部分。以后相继受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和罗马统治。7~16世纪初并入阿拉伯帝国。1517年被奥斯曼帝国占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沦为法国委任统治地。1941年6月英军在自由法国部队协助下占领黎巴嫩。同年11月自由法国部队宣布结束对黎的委任统治。1943年11月22日黎宣布独立,成立黎巴嫩共和国。1946年12月英、法军全部撤离黎巴嫩。
【政治】 2000年黎巴嫩政局基本稳定。5月,以色列从黎南部撤军,黎收回被占领22年的国土,重建工作逐步展开。8-9月,黎议会选举顺利完成,前总理哈里里成功组成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新政府。并致力于经济复苏和重建。
【宪法】1926年5月23日颁布,后经7次修改。1990年9月修改时增加了前言。宪法规定黎巴嫩是一个独立、统一和主权完整的国家,是议会民主共和国,具有阿拉伯属性,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任何有悖各教派共处原则的权力均属非法。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任期6年,不得连选连任。卸任6年后方可再次当选。1995年10月19日,议会修改宪法第49条,规定“现任总统在(目前)特殊情况下延任3年,延任只准一次”。修改宪法必须由总统提议后、经政府向议会提出,或10名以上议员提出动议,并获议会三分之二多数通过。
【议会】为一院制。主要职能是制定法律、修改宪法、选举总统、批准总理和阁员人选及审议国家财政预算和对外条约及协定。议席按教派间协商后的比例分配,议员由普选产生,任期4年。议会原设99个议席,基督教派和伊斯兰教派按6∶5分配席位。根据“塔伊夫协议”,黎政府于1991年6月任命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各占一半的108名议员。1992年7月议会通过选举法修正案,议席增至128个。本届议会于2000年9月选举产生,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议员各占一半,现任议长纳比·贝里(Nabih BARRI)于1992年11月当选,1996年10月,2000年10月两次连任。
【政府】2000年10月24日,拉菲克·哈里里(Rafik HARIRI)奉命组阁,主要内阁成员有:外交及侨民事务部长马哈茂德·哈穆德(Mahmoud HAMOUD),国防部长哈利勒·赫拉维(Khalil HRAWI),内政部长伊里亚斯·穆尔(Elias MURR),财政部长福阿德·辛纽拉(Fouad SINIORA),卫生部长苏莱曼·弗朗吉亚(Suleiman FRANJIYEH),公共工程与交通部长纳吉布·米高提(Najib MIQATI),旅游部长卡拉姆·卡拉姆(Karam KARAM),环境部长米歇尔·穆萨(Michel MUSA),移民事务部长马尔旺·哈马德(Marwan HAMADEH),能源与水资源部长穆罕默德·阿卜杜·哈米德·贝东(Mohammed Abdel Hamid BEYDOUN),司法部长萨米尔·吉斯尔(Samir JISR),工业部长乔治·福来姆(Georges FREM),社会事务部长艾斯阿德·迪亚卜(Asaad DIAB),行政改革部长福阿德·萨阿德(Fouad SAAD),教育与高教部长阿卜杜·拉希姆·穆拉德(Abdel Rahim MRAD),新闻部长加齐·艾利迪(Ghazi ARIDA),劳工部长阿里·甘素(Ali KANSO),经贸部长巴色勒·福来罕(Bassil FLEIHAN),电信部长让·路易斯·瓜尔达黑(Jean Louis CORDAHI),体育与青年部长赛布·胡夫纳扬(Sebouh HOVNANIAN),农业部长阿里·阿卜杜拉(Ali ABDULLAH),文化部长格桑·萨拉迈(Ghassan SALAMEH)。6名国务部长:皮埃尔·赫鲁(Pierre HELOU),塔拉勒·艾尔斯兰(Talal ARSLAN),贝沙拉·穆尔赫吉(Beshara MERHEJ),纳齐赫·贝东(Nazih BEYDOUN),巴黑吉·塔巴拉(Bahij TABBARA),米歇尔·法拉翁(Michel PHARAON)。
【行政区划】全国分五个省:贝鲁特、北部、南部、山区和贝卡省。南部纳巴蒂亚市为省级行政区,省以下依次设县、乡。
  【司法机构】 法院分为初审法院、上诉法院、最高法院、行政法院和治安法院。此外还有处理婚丧、遗产继承等问题的宗教法庭。
【政党】黎党派林立,但因力量分散,故目前无一党占绝对优势。主要政党有:
(1)黎巴嫩长枪党(The Lebanese Kataeb Party):1936年11月成立,基督教马龙派政党。1992年6月8日,长枪党举行大选,乔治·萨阿德(George SAADEH)当选主席。
(2)自由国民党(The National Liberal Party):1958年9月成立,其成员大部分是基督教徒。主席杜里·夏蒙(Dory CHAMOUN)。
(3)“阿迈勒”运动(“Amal”Movement):1974年成立,前身为“被剥夺者运动”。为伊斯兰教什叶派主要组织,曾拥有民兵约6000人,部分已解散,余部集中在黎南部。主席纳比·贝里(Nabih BARRI)(现议长)。
(4)社会进步党(The Progressive Socialist Party):1949年5月成立,为穆斯林德鲁兹派政党。1980年该党加入社会党国际。主席瓦立德·琼布拉特(Walid JOUMBLATT)。
(5)黎巴嫩共产党(The Lebanese Communist Party):1924年成立,1948年被宣布为非法,1970年取得合法地位。有党员3000人。总书记法鲁克·达赫鲁吉。
(6)黎巴嫩共产主义行动组织(Organization of Communist Action Lebanon):1970年由黎巴嫩社会主义者运动和社会主义黎巴嫩合并而成。主要领导人穆赫辛·易卜拉欣(Mohsen IBRAHIM)。
(7)叙利亚民族社会党(The National Syrian Social Party):1932年成立。1987年9月该党分裂为两派。
(8)真主党(The Party of God或Hezbullah):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期间成立,黎穆斯林什叶派政党,与伊朗关系密切。该党拥有民兵约5000人,集中在黎南部地区。1992年2月18日,谢赫·阿巴斯·穆萨维总书记被炸身亡,哈桑·纳斯拉拉赫(Hassan NASRALLAH)当选总书记。
【重要人物】埃米勒·拉胡德:总统。1936年1月10日生于黎巴嫩山区省麦顿县巴布达特镇,出身军人世家,其父是黎开国元勋之一。1956年入军校,一年后赴英国达特茅斯海军学院学习。1959年毕业,获海军工程毕业证书,被授予海军少尉军衔,在海军作战部队任职。曾历任舰长、总司令副官、后勤处长、人事局长、黎军总司令办公室主任。1982至1988年任国防部长办公室主任。1984年晋升为海军准将。黎内战后期,拉自动离职。1989年11月被任命为黎军总司令,晋升中将。1990年奉命重建军队。1998年10月15日,黎议会选举拉为第11任总统,11月24日拉宣誓就职。已婚,生有2子1女。能讲英、法、亚美尼亚语。
拉菲克·哈里里:总理。 1944 年生于黎巴嫩南方城市赛达。高中毕业后,曾就读于贝鲁特阿拉伯大学高级商学院,1966年定居沙特阿拉伯。1971年创建“沙特奥吉公司”。1980年创建“黎巴嫩奥吉公司”。1982年后参与黎经济重建,是著名的阿拉伯金融家、实业家,有资产40亿美元左右。哈分别于1992年10月、1995年5月、1996年10月三次任黎总理,2000年10月,哈第四次组阁。曾于1996年6月访华,是自中、黎建交后访华的第一位黎总理。
已婚,有四子一女。
【经济】 黎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商业和服务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以上。内战前曾享有中近东贸易、金融、交通和旅游中心的盛名。16年内战加之以色列入侵造成经济损失约400亿美元。内战结束后,黎政府着手进行经济和行政改革,全民开展重建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振兴经济的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近两年经济欠佳。2000年黎经济在低谷徘徊。债务、赤字居高不下 ,债务高达224亿美元,占其GDP的135%。随着以色列从黎南部撤军,黎政府将南部重建工作作为工作重点。2000年7月27日,黎政府召开黎重建捐助国及机构大使级会议,提出了13.4亿美元的南部地区五年发展计划。哈里里政府执政后,推行积极、开放、务实的经济政策,降低关税,通过发展解决经济困难,以期重现战前繁荣,使黎成为中东的经济与金融中心。
  国内生产总值:166亿美元 (2000年)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0%(2000年)
通货膨胀率: 2%(2000年)
货币名称:黎巴嫩磅
汇率: 1美元=1507黎磅(2000年)
外汇储备:58.95亿美元(2000年)
(资料来源:英国经济季评)  
【资源】 矿产资源少,且开采不多。矿藏主要有铁、铅、铜、褐煤和沥青等。
【工业】 以加工业为主,从事工业人数14.5万。占黎劳动力的30 %。1997年工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9.4%。
【农业】 农业生产不发达。2000年农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全国可耕地面积20.7万公顷,其中灌溉面积6万公顷。牧场36万公顷,林地面积79万公顷。农产品以水果和蔬菜为主。水果产值占农业产值的51%。果园面积约 6万公顷,主要是柑桔、苹果、葡萄和香蕉。年出口水果约26万吨。主要农业种植区为贝卡谷地,占全黎种植面积35%,谷物产量占黎30%。黎粮食生产落后,主要靠进口。国内粮食耕种面积共8万公顷,其中大麦、小麦种植面积2.5万公顷。其他农产品有玉米、马铃薯等。经济作物有烟草、甜菜、橄榄等。近年来黎葡萄种植业发展很快,1999年生产葡萄酒500万瓶,其中40%出口。
【旅游业】 黎原为中东旅游胜地。内战前,每年入境旅客达200万人次,旅游收入占国民收入的20%以上,游客主要来自海湾地区产油国和欧洲国家。内战期间,旅游业因战乱一蹶不振,战后逐渐恢复。1999年旅游收入达14亿美元,同比增长40%,旅游收入占国民产值的9%左右。黎现有各类饭店520家,其中85%为四星级或五星级饭店。黎政府将振兴旅游业作为其重建计划中重要的组成部分,1990年通过了发展旅游业的投资计划。主要旅游点有腓尼基时代兴建的毕卜鲁斯城、古罗马时代兴建的巴尔贝克城和十字军时代兴建的赛达城堡。此外,北部的雪山有很多滑雪场,吸引了大量游客。
【交通运输】 黎交通以海、空为主,公路次之。
公路:贯穿全境,全长约7100公里,其中沥青路3500公里。公路在内战期间破坏严重,黎政府制定了修复计划,但因资金无法到位修复工作进展缓慢。黎平均每3人拥有一辆汽车,人均汽车拥有量居世界前列,车辆总数为110万辆。
铁路:全长 335公里,全部为国有,除贝鲁特-谢卡(Chekka)段外,其余尚不能使用。  
水运:主要港口有贝鲁特港、的黎波里港、赛达港。贝鲁特港为主要贸易港,年吞吐量为 400万吨,承担着黎70%的进出口货物运输量。有3个码头,12个泊位,总长度为3250米,可同时停靠25艘货轮,泊位最深为33米,一般为3~7米。为提高该港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1998年黎政府同迪拜港务局签署协议,将贝鲁特港承包给其管理20年,1999年贝鲁特港抵离船舶2800艘。
空运:贝鲁特机场是著名航空港,内战前有70家航空公司的飞机飞经贝鲁特机场。内战期间,机场经常被迫关闭。1990年黎政府通过预算,投资4亿美元改造贝鲁特机场,将其吞吐量从现在的每年200万人提高到600万人。目前该机场每天起降航班40架次,有35家航空公司飞经该机场。
【财政金融】 2000年,预算总额为93.66亿美元,实际总收入为 28.15亿美元,总支出为 58.92亿美元。财政赤字约30.7亿美元。外汇储备58.95亿美元。
(资料来源:黎政府公布数据,英国经济季评)
贝鲁特曾是中东金融中心,外汇和黄金可自由买卖。2000年全国有84家银行,其中贝鲁特67家。黎银行在15个国家有分行或派驻机构共51个。黎的第一大银行是黎巴嫩中央银行,由政府控制,负责货币的发行。黎银行多为私人所有,其中较大的有奥狄银行、黎巴嫩-法国银行、毕卜鲁斯银行等。2000年黎银行业盈利达50.3亿美元。
【对外贸易】外贸在黎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政府实行对外开放与保护民族经济相协调的外贸政策,制定配套措施,提供充分保障,开展经济外交,引进资金。2000年11月30日黎政府宣布大幅度降低关税,将95%进口商品的关税降至5%-7%。出口商品主要有蔬菜、水果、金属制品、纺织品、化工产品、玻璃制品和水泥等。主要贸易对象是意大利、美国、法国、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叙利亚。200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为69.42亿美元,其中,进口62.28亿美元,出口7.14亿美元,逆差55.14亿美元。
(资料来源:黎巴嫩海关统计数据,英国经济季评)
【人民生活】 1995年人均国民收入为2628美元。1994年,黎全国有6000名医生,床位 8000个。
【军事】 政府军由陆、海、空三军组成。总统为军队最高统帅。内战中军队分裂。1984年组成“六人军事委员会”,与总司令共同掌握领导和指挥军队的最高权力。实行义务兵役制与志愿兵役制相结合的兵役体制。义务制服役期限为18个月,志愿制至少签3年合同。
总兵力约 6.5万人。由法国和美国负责提供武器和训练。陆军 3.6万人,编成15个旅,装备坦克270辆、装甲运输车300辆、火炮328门、反坦克炮218门,还有反坦克导弹400枚及各型高炮89门。1991年4月后,陆续收编各派民兵约5000人。空军1700人,编成1个战斗机中队、3个直升机中队和1个教练救援机中队。装备战斗机2架和直升机 4架。海军1200人,装备7艘巡逻快艇和2艘登陆艇。内部治安军 8000人,装备有50辆装甲车、6艘巡逻艇。总司令米什阿勒·苏莱曼中将。
文化教育
【教育】 黎全国有中小学2305所,学生71.9万,教师52017名。公立学校1300所,教师占全国中小学教师总人数的51.72%,学生占32.94%。其它还有私人免费和私人收费学校。综合大学4所,相当于大学和大学预科的学院20多所。黎巴嫩大学是唯一国立综合大学,1953年创建。贝鲁特阿拉伯大学,创办于1960年。贝鲁特美国大学,由美国教会创建于1866年,用英语讲课。该校附属的“美国大学医院”规模大,设备先进,是贝鲁特最主要的医院。贝鲁特圣·约瑟大学,1881年建立,用法语讲课。
【新闻出版】 以中东新闻中心著称。全国各类报刊有600余家,其中52家政治性日报。主要日报有《白天报》,发行量约4万份;《使者报》发行量5万份;《旗帜报》发行量6.2万份 ,其中在黎发行2.95万份;《家园报》发行量1.4万份;《安瓦尔报》发行量5.8万份。主要刊物有《事件周刊》、《阿拉伯周刊》、《狩猎者》、《杂志周刊》、《黎巴嫩评论》、《星期一早晨》等。
通讯社:黎巴嫩国家通讯社是唯一的官方通讯社,成立于1962年,属新闻部领导。每日发阿、英、法3种文字的新闻稿,只报道官方的黎国内消息。中央通讯社为私人通讯社,创立于1982年9月。每日用阿文报道黎国内政治、经济、商业等方面的消息。《中东报道》是私人通讯社,1977年创办。除周末外,每日发黎国内、外消息的英文通讯稿。周末有综述和新闻分析内容的专刊。在开罗和华盛顿设有分社。
广播电台:黎巴嫩广播电台为国家广播电台,属新闻部领导。其前身是“东方电台”,始建于1938年。1962年开始增用阿、法、英、西和葡语对外广播。内战爆发后,由于经济困难,该台被迫停止对外广播。“祖国之声”电台为黎伊斯兰教逊尼派慈善基金会于1984年创办。每天广播20个小时,除英语新闻节目外,主要用阿语广播。“人民之声”电台为黎巴嫩共产党于1987年创办,每天广播18小时,每隔半小时有一次新闻节目。在开罗、巴黎、伦敦和莫斯科派有常驻记者。
电视台:黎巴嫩国家电视台,成立于1978年。属黎巴嫩电视公司所有,政府仅有一半资本,但公司的董事长和董事会成员均由政府任命。每天有两套节目,每套播放10小时,用阿、法和英语播放新闻节目,教育、卫生、文化娱乐等节目则以阿语为主。黎巴嫩广播公司电视台成立于1985年,该台系私营电视台,有两套节目,其中一套称为“C33”,以法语节目为主,除播放本国编制的新闻节目外,还转播法国“TV5”电视台的法语新闻节目。马什雷克电视台,创办于1989年,属马什雷克广播、电视和电影公司所有,由黎巴嫩股份公司承办,是一家私营电视台。每天用 3个频道播放电视节目,覆盖面不仅遍及黎巴嫩全国,而且远达叙利亚、约旦、塞浦路斯和埃及的部分地区,并在埃、叙、约等国派有常驻记者。新电视台,创办于1991年,是黎巴嫩共产党的舆论工具,宣传黎共政策和主张。每天播放8个小时。此外还有黎巴嫩党派办的政治性电视台和地区办的娱乐性电视台。1992年4月,黎政府决定暂时允许182家广播电台和42家电视台继续存在。
对外关系 重视同美国和法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加强同沙特等海湾阿拉伯国家的交往,与叙利亚保持特殊关系。黎是中东问题的一方,要求以色列从所有被占的阿拉伯领土撤军,强调阿拉伯国家在同以色列的和谈中应采取协调一致的立场。黎在和谈中采取与叙同步政策,即只参加双边谈判,不参加多边小组工作会议。2000年,黎巴嫩外交活跃,与西方国家关系继续发展。5月,以色列从黎南部撤军。7月,黎巴嫩重建捐助国及机构大使级会议在黎巴嫩召开。年底,黎巴嫩政府进行换届选举,新政府将外交作为政府工作的重心之一,并任命职业外交官担任外交部长。
【对当前重大国际问题的看法】
关于联合国改革问题
黎巴嫩认为有人企图削弱联大和秘书长的作用来加强安理会。安理会应包括各大洲的代表。黎支持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希望一阿拉伯国家成为常任理事国。
【同我国的关系】1955年11月,中国贸易代表团访黎并签订了贸易协定。1971年11月9日,中、黎建交。2000年,中黎两国的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5月6-10日,应黎议会的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访黎。5月30日,唐家璇外长就以色列从黎巴嫩南部撤军致胡斯总理口信,对黎巴嫩收复南部国土表示祝贺。9月15日,唐家璇外长在出席第55届联大外长会议期间会见了黎巴嫩总理兼外交与侨民部长胡斯,并代表中国政府向黎提供500万元人民币的无偿援助。10月21-24日,外经贸部副部长孙广相访问黎巴嫩。10月26-28日,外交部副部长吉佩定访问黎巴嫩,与黎外交部官员进行两国外交部政治磋商。7月27日,中国驻黎巴嫩大使刘振堂出席黎巴嫩重建捐助国及机构大使级会议。4月20-29日,黎巴嫩最高国防委员会秘书长、军事委员会侯赛因·阿卜杜勒·哈利格少将访华。6月22-28日,应中联部国际交流协会的邀请,黎巴嫩<<使节报>>主编马希木什访华。
2000年中、黎贸易总额为1.69亿美元,其中中国向黎出口1.68亿美元,进口41.4万美元。
中国驻黎巴嫩大使:刘振堂。馆址:P.0.BOX:11-8227 RIAD EL SOLH BEIRUT 11072260 LEBANON。
电话:00961-1- 856133(办公室),
830316(文化处),
622493(商务处),
850318、853079(武官处)。
电传:21344 LE CHINCO。
传真:0096-1-822492。
黎巴嫩驻中国大使:齐丹·萨基尔(H.E.MR.ZEIDAN AL SAGHIR)。
使馆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东六街51号。
电话:65321560,65322197,65323281。
【同美国的关系】黎、美建交于1943年。黎巴嫩重视发展同美国的关系,寻求美在政治、经济与军事上的支持和援助。美国支持黎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支持黎民族和解协议《塔伊夫协议》;敦促叙利亚军队撤出贝卡谷地;要求黎政府解除真主党武装。1997年美解除了长达12年之久的对美公民来黎禁令。2000年黎美关系继续发展,5月,美政府发表关于世界各国安全情况报告,对黎政府稳定国内局势的努力表示赞赏,但也批评黎政府对真主党武装活动的纵容态度。以色列撤出黎南部后,美要求黎接受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报告,承认以色列从黎南完全撤军并尽快向南黎部署部队。9月,美国在黎开设美黎商会。
【同法国的关系】黎巴嫩在1943年独立前曾是法国委任统治地,两国有传统的关系。法为谋求在黎的经济和政治优势,大力投入黎重建市场。1996年,双方签订了两项财政协定,法向黎提供10.5亿法郎的赠款、优惠贷款和商业贷款。2000年,黎法关系持续发展。3月,法合作与法语部长访黎,表示法将继续在经济上对黎提供援助,并愿加强与黎在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5月以色列从黎南部撤军后,法坚持黎政府应立即向黎南部地区部署部队。
【同叙利亚的关系】黎叙在法国委任统治时期曾是同一个国家。黎独立后,叙未予承认,黎叙仍保持着“特殊关系”。1976年5月以来,叙军约3.5万人一直以“阿拉伯威慑部队”的名义驻扎在黎。1991年5月22日,黎、叙两国元首签署《兄弟关系合作与协调条约》和《安全与防务条约》,确定两国将进行最高级和最全面的协调。1996年1月27~28日,根据黎、叙《兄弟关系合作与协调条约》,双方最高领导人举行第四次年会,签订了经济一体化、取消双重税、推进和保证投资、建立联合边界哨所和社会领域合作五协定。双方决定在与以色列谈判中密切配合,不予以可乘之机。2000年,黎拉胡德总统、胡斯总理三次访叙,议长贝里四次访叙;6月11日黎总统、议长、总理一同前往叙利亚参加阿萨德总统葬礼。2月,叙外长沙雷两次访黎,6月,叙国防部长塔拉斯访黎。
【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关系】目前在黎境内共有35万巴难民,其中26%住在大城市,45%住在得到联合国救济的12个难民营,约7万人生活在没有卫生、教育及社会服务等保障的13个居民点。黎政府及各派组织均反对巴勒斯坦难民在黎定居。1993年9月,巴以签署自治协议后,黎领导人批评巴解与以色列单独媾和。2000年,以色列提出从东耶路撒冷撤军用以换取巴方放弃难民返回权的建议,黎反映强烈,坚决要求在黎巴难民返巴,反对就地安置。5月,阿拉法特总统对以色列从黎巴嫩南部撤军表示欢迎,祝贺黎收回领土主权。2月和8月巴外长、巴解政治部主任卡杜米两次访黎。
2000年,黎同埃及等其他阿拉伯国家关系均不同程度地出现新的发展。同埃及关系改善,2月21日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访黎,这是1952年来首位访黎的埃及总统。双方在会后发表联合声明,对以色列轰炸黎基础设施表示谴责,要求以应无条件从戈兰高地和黎南部撤军,恢复中东和谈。3月3日沙特阿拉伯王国王储阿卜杜拉亲王访问黎巴嫩,表示沙特将支持黎重建工作并提供1.3亿美元贷款。3月13日,22国阿盟外长会议在贝鲁特召开,会议要求以执行安理会425号决议从黎南部地区撤军。反对在黎的巴难民就地安置。4月15-21日拉胡德总统访问沙特、埃及、伊朗等7国,争取各国对黎在中东和平进程中的立场及黎重建工作的支持。11月21日哈里里总理访问利比亚,双方建立总理级混委会。
【同以色列的关系】黎巴嫩南部与以色列北部接壤。1982年6月,以色列大规模入侵黎巴嫩。1985年,以色列以保卫北部加利利地区为由在黎南部建立了约850平方公里的“安全区”,在“安全区”驻扎了千余人的部队,并扶植由3000名亲以的黎基督徒组成的南黎军,经常对巴勒斯坦人和黎巴嫩真主党进行武装袭击。2000年5月24日,以色列单方面从黎巴嫩南部撤军。7月,黎接受联合国勘界组确定的“蓝线”,但仍坚持1923年国际边界线,并保留对谢巴农场等地段的主权要求。8月,由1000人组成的黎混编部队进驻南黎地区。10月,真主党游击队在黎以边界俘虏3名以军士兵。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  备案证书